瑕累
词语 | 瑕累 |
---|---|
拼音 | xiá lèi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1).瑕衅,祸患。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乃共搆合虚诬,中伤清德,瑕累横生,莫敢救拔。”(2).玉上的斑痕。也泛指缺点,毛病。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程器》:“诸有此类,并文士之瑕累。” 唐 刘禹锡 《贺复吴少诚官爵表》:“瑕累咸涤,危疑获安。” 唐 元稹 《出门行》诗:“白珩无颜色,垂棘有瑕累。” 清 恽敬 《与宋于廷书》:“ 北宋 以后,儒者喜刻深,而读书又不循始终,即妄为新论,专以决剔前人瑕累为快。”解释二: (一)、瑕衅,祸患。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乃共搆合虚诬,中伤清德,瑕累横生,莫敢救拔。” (二)、玉上的斑痕。也泛指缺点,毛病。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程器》:“诸有此类,并文士之瑕累。” 唐 刘禹锡 《贺复吴少诚官爵表》:“瑕累咸涤,危疑获安。” 唐 元稹 《出门行》诗:“白珩无颜色,垂棘有瑕累。” 清 恽敬 《与宋于廷书》:“ 北宋 以后,儒者喜刻深,而读书又不循始终,即妄为新论,专以决剔前人瑕累为快。” 解释三: 瑕累【注音】:xiá léi/lěi/lèi【释义】:1.瑕衅,祸患。 2.玉上的斑痕。也泛指缺点,毛病。 【瑕】字解释: 瑕xiá 玉上面的斑点,喻缺点或过失:瑕玷。瑕垢。瑕疵。 空隙:瑕隙。瑕衅(漏洞,可乘之隙;亦喻过错)。 古同“霞”。 瑜 笔画数:13; 部首:王; 笔顺编号:1121512115154 【累】字解释: 累léi 〔累累〕a.连续成串,如“果实累累”;b.颓丧的样子,如“累累若丧家之犬”。 〔累赘〕a.多余,不简洁,如“文字累累”;b.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累累”(“ 赘”均读轻声)。 乏 累 lěi 连续,重叠,堆积:累计。累日。累积。累累。日积月累。连篇累牍。 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累进税。 连及,连带:累及。牵累。拖累。 乏 累 lèi 疲乏,过劳:劳累。累乏。 使疲劳:病刚好,别再累着。 乏 笔画数:11; 部首:糸; 笔顺编号:25121554234 |
上一个:沙尘
下一个:杂交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