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米
词语 | 炒米 |
---|---|
拼音 | chǎo mǐ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干炒过的或煮熟晾干后再炒的米。(二)、蒙古族人民的日常食物,用煮熟后再炒的糜子米拌牛奶或黄油做成。 解释二: (一)、将米炒熟。 《南史·陈纪上·武帝》:“ 齐 所据城中无水,水一合贸米一升,一升米贸绢一匹,或炒米食之。” (二)、指炒熟的米及用炒米制成的食品。 《儒林外史》第三回:“﹝ 申祥甫 ﹞买了四隻鷄,五十个蛋和些炒米、欢圑之类,亲自上县来贺喜。” (三)、 蒙古 族人民的日常食物。用煮熟后再炒熟去壳的糜子米拌牛奶或黄油做成。 【米】字解释: ● 米mǐ ㄇㄧˇ◎ 谷类或其他植物的子实去了皮的名称:小米。大米。稻米。米珠薪桂(米像珍珠;柴像桂木,形容物价昂贵,生活困难)。 ◎ 国际长度单位(旧称“公尺”“米突”),一米等于三市尺。 ◎ 姓。 |
上一个:登山服
下一个:显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