襃德
词语 | 襃德 |
---|---|
拼音 | bāo dé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亦作“褒德”。颂扬德行。解释二: (一)、亦作“褒德”。颂扬德行。 《汉书·武帝纪》:“夫本仁祖义,襃德禄贤,劝善刑暴,五帝三王所繇昌也。” 唐 白居易 《李愬等咸赐爵一级制》:“封爵之设,在乎赏劝,有以褒德,有以序勤:耸善兴功,实由兹道。” 清 朱琦 《书欧阳永叔答尹师鲁书后》:“吾观自古圣人褒德録贤,而《论语》所记,如 吴太伯 、 微子 、 比干 、 伯夷 、 柳下惠 之属,详矣。” 解释三: 襃德,拼音是bāo dé ,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颂扬德行。 【襃】字解释: 襃bāo 同“褒”。 笔画数:16; 部首:衣; 笔顺编号:4135125112343534 【德】字解释: ● 德 dé◎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备。度德量力。德高望重。 ◎ 心意,信念:一心一德。 ◎ 恩惠:德施。德泽(德化和恩惠)。德惠。感恩戴德。 ◎ 姓。 反义词:怨 |
上一个:和文
下一个:痰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