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路
词语 | 岔路 |
---|---|
拼音 | chà lù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分岔的路解释二: (一)、从干道上分出来的道路。 《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我由 桐口 岔路到此,完了他这桩事体,今晚还要赶到店中相见。” (二)、比喻歧异,差别。 《醒世姻缘传》第十三回:“当初刑厅审的都是句句真情,这覆审还有甚么岔路?” 解释三: 岔路,是汉语词汇,拼音是chà lù,是指从干道上分出来的道路、 歧路。 【岔】字解释: 岔chà 山脉分歧的地方,亦指道路、河流分歧的地方:岔道。岔子。大沟小岔。 转移话题,未按原来的方向行进而偏到一边:打岔。走岔了。 互相让开或调换:把这两个会的时间岔开。 方言,嗓音失常:岔调(diào )。 笔画数:7; 部首:山; 笔顺编号:3453252 【路】字解释: 路lù 道,往来通行的地方:道路。公路。水路。陆路。路途。路程。路人(行路的人,喻不相干的人)。狭路相逢。 思想或行动的方向、途径:思路。生路。出路。路子。路数(sdiào)。 方面,地区:外路货。各路人马。 种类:一路货色。 大,正:“厥声载路”。路门(宫室最内的正门)。路车(古代帝王及诸侯贵族所乘的车)。路舆(古代君主所乘的车)。路寝(古代君主处理政事的宫室)。 车:筚路。乘路。 姓。 道途 笔画数:13; 部首:足; 笔顺编号:2512121354251 |
上一个:梓材
下一个:稾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