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筭
词语 | 负筭 |
---|---|
拼音 | fù suàn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亦作“负算”。负欠的口钱(一种人口税)。后泛指负欠的租税。《后汉书·左雄传》:“乡部亲民之吏,皆用儒生清白任从政者,宽其负筭,增其秩禄,吏职满岁,宰府州郡乃得辟举。”李贤 注:“负,欠也。筭,口钱也。”《金史·田琢传》:“官司圉牧,势家兼并,亦籍其数而授之农民,宽其负算,省其徭役,使尽力南亩。”解释二: (一)、亦作“ 负算 ”。负欠的口钱(一种人口税)。后泛指负欠的租税。 《后汉书·左雄传》:“乡部亲民之吏,皆用儒生清白任从政者,宽其负筭,增其秩禄,吏职满岁,宰府州郡乃得辟举。” 李贤 注:“负,欠也。筭,口钱也。”《金史·田琢传》:“官司圉牧,势家兼并,亦籍其数而授之农民,宽其负算,省其徭役,使尽力南亩。” 解释三: 负筭 :fù suàn 1.亦作"负算"。 2.负欠的口钱(一种人口税)。后泛指负欠的租税。 【负】字解释: 负(負) fù 驮,背(b坕 ):负米。负疚。负重。如释重负。负荆请罪。 担任:担负。负责。负累(l噄 )。负罪。负荷。忍辱负重。身负重任。 仗恃,依靠:负隅顽抗。自负(自以为了不起)。 遭受:负伤。负屈。 具有,享有:久负盛誉。 欠(钱):负债。 小于零的(数),与“正”相对:负数。 指相对的两方面中反的一面,与“正”相对:负电。负极。 违背,背弃:负心。负约。忘恩负义。 失败,与“胜”相对:不分胜负。 背正胜 笔画数:6; 部首:贝; 笔顺编号:352534 【筭】字解释: 筭suàn 古同“算”,计算。 笔画数:13; 部首:竹; 笔顺编号:3143141121132 |
上一个:僭虐
下一个:削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