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上帻
词语 | 平上帻 |
---|---|
拼音 | píng shàng zé |
字数 | 3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亦称“平巾幘”。魏 晋 以来武官所戴的一种平顶头巾。至 隋,侍臣及武官通服之。解释二: (一)、亦称“ 平巾幘 ”。 魏 晋 以来武官所戴的一种平顶头巾。至 隋 ,侍臣及武官通服之。 唐 时因制,为武官、卫官公事之服,而天子、皇太子乘马则服之。见《新唐书·车服志》。《三国志·魏志·贾逵传》“ 充 , 咸熙 中为中护军”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李孚传》:“及到 梁淇 ……自著平上幘,将三骑,投暮诣 鄴 下。”《晋书·舆服志》:“冠惠文者宜短耳,今平上幘也。始时各随所宜,遂因冠为别。介幘服文吏,平上幘服武官也。”《通志·器服一》:“武弁、平巾幘,诸武职及侍臣通服之。侍臣加金璫坿蝉,以貂为饰。侍左者左珥,侍右者右珥。” 【平】字解释: 平píng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平地。平面。平原。 均等:平分。平行(xíng )。抱打不平。公平合理。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平列。平局。平辈。 安定、安静:平安。平服。 治理,镇压:平定。 抑止(怒气):他把气平了下去。 和好:“宋人及楚人平”。 一般的,普通的:平民。平庸。平价。平凡。 往常,一向:平生(a.从来;b.终身)。平素。 汉语四声之一:平声。平仄。 姓。 〔平假( 古同“评”,评议。jiě)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 calmdrawequalevenflatpeacefulplanesmoothsuppresstie仄 笔画数:5; 部首:干; 笔顺编号:14312 【上】字解释: 上shàng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去,到:上街。 向前进:冲上去。 增加:上水。 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涂:上药。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 拧紧发条:上弦。 登载,记:上账。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上。桌上。组织上。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上年纪。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1”的高音。 下 上 shǎng ㄕㄤˇ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下 下 笔画数:3; 部首:一; 笔顺编号:211 【帻】字解释: 帻(幘) zé 古代的头巾。 笔画数:11; 部首:巾; 笔顺编号:25211212534 |
上一个:辘轳刼
下一个:批准书
相关词语:
上阳人上网本陌上歌上下床河上肇上留田平面视谭平山上等兵太平令吃得上增上慢楼上妆和平鸽平一公平均法上半场平民院升平乐平水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