菉竹
词语 | 菉竹 |
---|---|
拼音 | lù zhú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荩草的别名。解释二: (一)、荩草的别名。 《诗·卫风·淇奥》“緑竹猗猗” 唐 陆德明 释文:“《草木疏》云:‘有草似竹,高五六尺, 淇水 侧人谓之菉竹也。’”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荩草》。 【菉】字解释: 菉lù 荩草。 古通“绿”,绿色。 古通“录”,收录。 笔画数:11; 部首:艹; 笔顺编号:12251124134 【竹】字解释: ● 竹zhú ㄓㄨˊ◎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 ◎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竹。 ◎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 姓。 英文翻译 bamboo; flute; |
上一个:孙权
下一个:煨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