跄跄
词语 | 跄跄 |
---|---|
拼音 | qiàng qiàng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形容走路有节奏的样子。(二)、飞跃奔腾貌。 (三)、舞貌。 (四)、犹踉蹡。醉步貌。 解释二: (一)、形容走路有节奏的样子。 《诗·小雅·楚茨》:“济济蹌蹌,絜尔牛羊。” 高亨 注:“蹌蹌,步趋有节貌。”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恚恨》:“岂不畏天下窥公侯之浅深与,著緑袍,乘驄马,蹌蹌正色,谁敢直言?”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 唐 则诗人济济, 宋 则文士蹌蹌。” (二)、飞跃奔腾貌。 《汉书·扬雄传上》:“秋秋蹌蹌,入西园,切神光。” 颜师古 注:“秋秋蹌蹌,腾驤之貌。” (三)、舞貌。 《书·益稷》:“笙鏞以间,鸟兽蹌蹌。” 孔 传:“鸟兽化德,相率而舞,蹌蹌然。” 陆德明 释文:“蹌,七羊反,舞貌。” 汉 扬雄 《法言·问明》:“凤鸟蹌蹌,匪 尧 之庭。” 李轨 注:“蹌蹌者,步趾之威仪也。” (四)、犹踉蹡。醉步貌。 清 褚人穫 《坚瓠六集·醉学士歌》:“ 宋生 微饮兮早醉,忽周旋兮步骤蹌蹌。” 【跄】字解释: 跄(蹌) qiāng 〔跄跄〕形容行走合乎礼节。 (蹌) 跄 (蹌) qiàng 〔踉( (蹌)liàng )跄〕见“踉2”。 笔画数:11; 部首:足; 笔顺编号:25121213455 |
上一个:稍降辞色
下一个:理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