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箸
词语 | 象箸 |
---|---|
拼音 | xiàng zhù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亦作“象櫡”。亦作“象笋”。象牙制作的筷子。解释二: (一)、亦作“ 象櫡 ”。亦作“象笋”。象牙制作的筷子。 《韩非子·喻老》:“昔者 紂 为象箸而 箕子 怖。”《史记·龟策列传》:“犀玉之器,象箸而羹。”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故 越 人见 齐桓 不振之徵於未觉之疾, 箕子 识 殷 人 鹿臺 之祸於象箸之初。” 唐 李咸用 《长歌行》:“象筯击折歌勿休,玉山未倒非风流。” 解释三: 象箸,汉语词汇,出自《韩非子·喻老》等书,释义为象牙制作的筷子。 【象】字解释: 象xiàng 哺乳动物,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多产在印度、非洲等热带地区,门牙极长,可用于雕刻成器皿或艺术品:象牙。象牙宝塔(喻脱离群众和生活的文学家、艺术家的小天地)。 形状,样子:形象。景象。气象。现象。想象。象征。万象更新。象声。象形。 笔画数:11; 部首:豕; 笔顺编号:35251353334 【箸】字解释: 箸zhù 筷子。 一种生在南海岸边沙中的竹子。 古同“著”,明显。 笔画数:14; 部首:竹; 笔顺编号:31431412132511 |
上一个:奏陈
下一个: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