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藏
词语 | 一藏 |
---|---|
拼音 | yī cáng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梵语“藏”有包蕴意,故佛教谓一切教法为“一藏”。(二)、指一部藏经。 解释二: (一)、梵语“藏”有包蕴意,故佛教谓一切教法为“一藏”。 《景德传灯录·洪州百丈明照安禅师》:“僧问一藏圆光,如何是体?” (二)、指一部藏经。 《景德传灯录·宗密禅师》:“遂著《禪源诸詮》,写録诸家所述詮表,禪门根源道理,文字偈句,集为一藏。”《水浒传》第九十回:“长老道:‘众亦难消。与汝置经一藏,消灭罪恶,早登善果。’”《西游记》第八回:“如来曰:‘我有《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説地;《经》一藏,度鬼。三藏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经,正善之门。’” 【一】字解释: 一yī ㄧˉ ◎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 纯;专:专~。~心~意。 ◎ 全;满:~生。~地水。 ◎ 相同:~样。颜色不~。 ◎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 ◎ 乃;竞:~至于此。 ◎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 ◎ 或者:~胜~负。 ◎ 初次:~见如故。 ◎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7”。 中译英: a ,an ,one 【藏】字解释: 藏cáng 隐避起来:埋藏。包藏。藏奸。藏匿。隐藏。蕴藏。藏污纳垢。 收存起来:收藏。藏品。藏书。储藏。 躲匿露 藏 zàng 储放东西的地方:藏府。宝藏。 道教、佛教经典的总称:道藏。大藏经。三藏(佛教经典“经”、“律”、“论”三部分)。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等省:藏族。 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 古同“臟”。 躲匿露 笔画数:17; 部首:艹; 笔顺编号:12213513125125534 |
上一个:暖舆
下一个: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