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
词语 | 稷下 |
---|---|
拼音 | jì xià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指 战国 齐 都城 临淄 西门 稷门 附近地区。 齐威王 、 宣王 曾在此建学宫,广招文学游说之士讲学议论,成为各学派活动的中心。 汉 应劭 《风俗通·穷通·孙况》:“ 齐威 、 宣王 之时,聚天下贤士於 稷下 ,尊宠之。” 晋 陶潜 《拟古》诗之六:“ 稷下 多谈士,指彼决吾疑。”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故 稷下 扇其清风, 兰陵 鬱其茂俗。”解释二: (一)、指 战国 齐 都城 临淄 西门 稷门 附近地区。 齐威王 、 宣王 曾在此建学宫,广招文学游说之士讲学议论,成为各学派活动的中心。 汉 应劭 《风俗通·穷通·孙况》:“ 齐威 、 宣王 之时,聚天下贤士於 稷下 ,尊宠之。” 晋 陶潜 《拟古》诗之六:“ 稷下 多谈士,指彼决吾疑。”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故 稷下 扇其清风, 兰陵 鬱其茂俗。” 【稷】字解释: 稷jì 古代一种粮食作物,指粟或黍属。 古代以稷为百谷之长,因此帝王奉祀为谷神:社稷(指国家)。 笔画数:15; 部首:禾; 笔顺编号:312342512134354 【下】字解释: 下xià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下层。下款。 等级低的:下级。下品。下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 方面,方位:两下都同意。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下卷。下次。下限。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下山。下车。下马。下达。 使降落:下半旗。下棋。 进入:下海。 投送:下书。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下班。下课。 谦辞:在下。下官。 颁布:下令。 攻克:攻下。 卸掉:下货。把他的枪下了。 用,投入精力:下工夫。 退让:争执不下。 做出判断:下结论。 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下。 用在名词后边(a.表示在里面,如“心下”、“言下”;b.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下”、“年下”)。 用在动词后边(a.表示关系,如“教导下”、“培养下”;b.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下基础”;c.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下去”、“停下来”)。 少于:不下二百人。 动物生产:鸡下蛋。 上高停 笔画数:3; 部首:一; 笔顺编号:124 |
上一个:并州剪
下一个: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