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阙
词语 | 损阙 |
---|---|
拼音 | sǔn quē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见“损缺”。解释二: (一)、见“ 损缺 ”。 解释三: 拼音:sǔn quē注音:ㄙㄨㄣˇ ㄑㄩㄝ亦作“ 损阙 ”。 1.缺失。 汉 荀悦 《汉纪·惠帝纪论》:“夺民之利,不以为耻,是以清节毁伤,公义损缺。”2. 损坏残缺。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上:“穴中得一铜鼓,其色翠绿,土蚀数处损阙。” 宋 曹士冕 《法帖谱系·大观太清楼帖》:“吾家收 宣 政 间所拓前十卷字画,有锋芒且无损缺。”3. 减省。《后汉书·黄琼传》:“今亦宜顾省政事,有所损阙,务存质俭,以易民听。” 【损】字解释: 损(損)sǔn ㄙㄨㄣˇ 【阙】字解释: 阙(闕) què 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宫阙。 皇帝居处,借指朝廷:阙下。“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京城,宫殿:“城阙辅三秦”。 陵墓前两边的石牌坊:墓阙。 豁口,空隙:“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笔画数:13; 部首:门; 笔顺编号:4254315233534 |
上一个:行移
下一个:精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