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眚
词语 | 避眚 |
---|---|
拼音 | bì shěng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旧时的一种风俗。于死者回煞之期,死者家属举家外出以避。解释二: (一)、旧时的一种风俗。于死者回煞之期,死者家属举家外出以避。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 邗江 俗例,设酒殽於死者之室,一家尽出,谓之‘避眚’。”参见“ 回煞 ”。 【避】字解释: 避bì 躲,设法躲开:避雨。避暑。避世。避讳。回避。避重就轻。避世绝俗。 防止:避免。避孕。避嫌。避雷针。 躲就 笔画数:16; 部首:辶; 笔顺编号:5132514143112454 【眚】字解释: 眚shěng 眼睛生翳:目眚昏花。 过错:“不以一眚掩大德。” 灾难,疾苦:灾眚。 古同“省”,减省。 笔画数:10; 部首:目; 笔顺编号:3112125111 |
上一个:模板
下一个:复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