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大全 | 繁体字转换器 | 火星文转换器 | 组词大全 | 造句大全

词语:

锁子骨

词语锁子骨
拼音suǒ zǐ gǔ
字数3字词语
意思

解释一:

(一)、亦作“鏁子骨”。见“锁骨”。
(二)、相传唐大历时,延州一妇人死,有西域胡僧敬礼焚香、围绕赞叹于其墓,谓彼即锁骨菩萨。“众人即开墓,视遍身之骨,钩结皆如锁状,果如僧言。州人异之,为设大斋,起塔焉。”见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延州妇人》。因指得道之人联结如锁状的骨节。

解释二:

(一)、亦作“鏁子骨”。见“ 锁骨 ”。

(二)、相传 唐 大历 时, 延州 一妇人死,有西域胡僧敬礼焚香、围绕赞叹于其墓,谓彼即锁骨菩萨。“众人即开墓,视遍身之骨,钩结皆如锁状,果如僧言。州人异之,为设大斋,起塔焉。”见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延州妇人》。因指得道之人联结如锁状的骨节。

唐 李繁 《邺侯外传》:“ 李泌 辟穀,身轻,能行屏风上。每导引,骨节珊然有声,谓之锁子骨。”一本作“鏁子骨”。 宋 黄庭坚 《戏答陈季长寄黄州山中连理枝》诗之二:“ 金沙 滩头锁子骨,不妨随俗蹔嬋娟。” 清 赵翼 《石女歌》:“偏有金刚不坏身,幻出嬋娟锁子骨。”亦省作“ 锁骨 ”。 唐 张读 《宣室志》卷七:“夫锁骨连络如蔓,故动摇肢体,则有清越之声,固其然也。昔闻佛氏书言,佛身有舍利骨,菩萨之身有锁骨。” 宋 苏轼 《书黁公诗后》诗:“霜颅隐白毫,锁骨埋青玉。”

解释三:

锁子骨是汉语词语,亦作“鏁子骨”,释义是指得道之人联结如锁状的骨节。

【锁】字解释:


(鎖)
suǒ
加在门、箱子、抽屉等物体上的封缄器,要用专用的钥匙才能打开:门锁。密码锁。锁钥。
用锁关住:把门锁上。
链子:锁链。枷锁。
幽闭:经济封锁。
紧皱眉:愁眉双锁。
一种缝纫方法,使衣料的边缘不致散开:锁边。锁扣眼。

笔画数:12;
部首:钅;
笔顺编号:311152432534

【子】字解释:

● 子zǐ ㄗˇ
◎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 )。棋子儿。
◎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 姓。
同、反义词 :父 ;母;女 笔顺编号:521


【骨】字解释:

● 骨gǔ ㄍㄨˇ
◎ 人和脊惟动物身体里面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胳(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


 
● 骨gū ㄍㄨˉ
◎ 〔骨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 〔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笔顺编号:255452511


上一个:负官

下一个:开编

相关词语:

栅剌子闹性子印子金猫猴子逛膀子風流子匄骸骨小片子棠朹子转腰子行行子美男子巢居子地堰子婵娟子捅楼子锁梃儿一蹦子无赖子十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