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
词语 | 中唐 |
---|---|
拼音 | zhōng táng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1).大门至厅堂的路。《诗·陈风·防有鹊巢》:“中唐有甓,卭有旨鷊。” 毛 传:“中,中庭也;唐,堂涂也。” 朱熹 集传:“庙中路谓之唐。”(2).借指庙堂、中堂。 南朝 宋 何承天 《远期篇》:“中唐儛六佾,三厢罗乐人。” 唐 王起 《冯宿碑》:“其亲戚号于中唐而隣里感,其朋友慟于外寝而搢绅弔。”(3).庭院。《文选·张衡<东京赋>》:“植华平於春圃,丰朱草於中唐。” 李善 注:“ 如淳 《汉书》注曰:‘唐,庭也。’” 汉 王粲 《槐树赋》:“惟中唐之奇树,禀自然之天姿。”(4). 唐 诗分期之一。一般以 代宗 大历 至 文宗 大和 之间为 中唐 。这时期的著名诗人,先后有 韦应物 、 刘长卿 、 卢纶 、 韩翃 、 钱起 、 司空曙 、 李端 、 韩愈 、 柳宗元 等。参见“ 四唐 ”。解释二: (一)、大门至厅堂的路。 《诗·陈风·防有鹊巢》:“中唐有甓,卭有旨鷊。” 毛 传:“中,中庭也;唐,堂涂也。” 朱熹 集传:“庙中路谓之唐。” (二)、借指庙堂、中堂。 南朝 宋 何承天 《远期篇》:“中唐儛六佾,三厢罗乐人。” 唐 王起 《冯宿碑》:“其亲戚号于中唐而隣里感,其朋友慟于外寝而搢绅弔。” (三)、庭院。 《文选·张衡<东京赋>》:“植华平於春圃,丰朱草於中唐。” 李善 注:“ 如淳 《汉书》注曰:‘唐,庭也。’” 汉 王粲 《槐树赋》:“惟中唐之奇树,禀自然之天姿。” (四)、 唐 诗分期之一。一般以 代宗 大历 至 文宗 大和 之间为 中唐 。这时期的著名诗人,先后有 韦应物 、 刘长卿 、 卢纶 、 韩翃 、 钱起 、 司空曙 、 李端 、 韩愈 、 柳宗元 等。参见“ 四唐 ”。 解释三: 唐诗分期之一。大历初至文宗大和末(766-835),共六十四年,是为中唐。唐史分期之一。一般以穆宗长庆元年(821年)至僖宗乾符二年(至875年)之间为中唐。中唐在黄巢起义的时候结束。 【中】字解释: 中zhōng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当中。中原。中华。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中。房中。中饱。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中。 特指“中国”:中式。中文。 适于,合于:中看。 外西洋 中 zhòng 恰好合上: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 受到,遭受:中毒。中计。 科举考试被录取:中举。中状元。 外西洋 笔画数:4; 部首:丨; 笔顺编号:2512 【唐】字解释: 唐 táng ㄊㄤˊ◎ 夸大,虚夸:荒唐。唐大无验。 ◎ 空,徒然:功不唐捐(功夫不白费)。 ◎ 传说中的中国朝代名,尧所建。 ◎ 朝代名:唐代。唐诗。唐僧。唐人。唐三彩。后唐。 ◎ 古代朝堂前或宗庙门内的大路。 ◎ 古同“螗”,指蝉。 ◎ 姓。 |
上一个:张黑女碑
下一个:震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