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习
词语 | 宿习 |
---|---|
拼音 | sù xí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谓长久地学习积累。(二)、平素所学习的;预先诵习过的。 (三)、佛教指前世具有的习性。 (四)、旧日的积习。 解释二: (一)、谓长久地学习积累。 汉 王充 《论衡·逢遇》:“学不宿习,无以明名。” (二)、平素所学习的;预先诵习过的。 《册府元龟》卷九五一引 宋 陶岳 《五代史补》:“ 郭忠恕 ,七岁童子及第,富有文学,尤工篆隶。尝有人於 龙山 得鸟迹篆, 忠恕 一见,輒诵如宿习。”《宋史·李穀传》:“﹝ 李穀 ﹞发愤从学,所览如宿习。” (三)、佛教指前世具有的习性。 唐 刘禹锡 《送宗密上人归南山草堂寺因诣河南尹白侍郎》诗:“宿习脩来得慧眼,多闻第一却忘言。自从七祖传心印,不要三乘入便门。”《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罗卜 三周礼毕,遂即投仏出家,丞(承)宿习因闻法证﹝得阿罗﹞汉果。”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天下之事,有不学而能者,儒家则谓之天性, 释 氏则以为宿习,其事甚众: 唐 以文称,如 白乐天 七月而识‘之’、‘无’二字, 权德舆 三岁知变四声,四岁能为诗。” (四)、旧日的积习。 宋 陆游 《永日无一事作诗自诒》:“得非閔我老,作意鐫其顽。扫除尽宿习,使得终日閒。” 解释三: 谓长久地学习积累。 汉 王充 《论衡·逢遇》:“学不宿习,无以明名。” 【宿】字解释: 宿sù 住,过夜,夜里睡觉:住宿。留宿。露宿。宿舍(sdiào)。宿营。 年老的,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的:宿将(经验丰富的老将)。宿儒。名宿。 平素,素有的:宿愿。宿志。宿疾。宿敌。宿心。 隔夜的,隔年的:宿雨(昨夜的雨)。宿根。宿草。 姓。 宿 xiǔ ㄒㄧㄡˇ 夜:一宿。两宿。 宿 xiù ㄒㄧㄡˋ 星座:星宿。 笔画数:11; 部首:宀; 笔顺编号:44532132511 【习】字解释: 习(習) xí 学过后再温熟反复地学,使熟练:练习。学习。实习。 学:习文。习武。 对某事熟悉:习见。习闻。习以为常。 长期重复地做,逐渐养成的不自觉的活动:习惯。积习。陈规陋习。 相因:世代相习。习习相因。 姓。 笔画数:3; 部首:乙; 笔顺编号:541 |
上一个:禾莠
下一个:雅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