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王
词语 | 两王 |
---|---|
拼音 | liǎng wáng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晋 大书法家 王羲之、王献之 的合称。解释二: (一)、晋 大书法家 王羲之 、 王献之 的合称。 唐 窦臮 《述书赋》:“ 元宝 刚直,两 王 之次。骨正力全,轨范宏丽。” 解释三: 两王,读音liǎng wáng,汉语词汇,解释为王羲之、王献之 的合称。 【两】字解释: ● 两(兩)liǎng ㄌㄧㄤˇ◎ 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两个黄鹂。两本书。 ◎ 双方:两可。两边。两便(客套用语,彼此方便)。两旁。两侧。两袖清风。两败俱伤。 ◎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十两(一市斤。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半斤八两(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含贬义)。 ◎ 表示不定数目:两下子。两着儿(zhāor )。 英文翻译 two, both, pair, couple; ounce 【王】字解释: 王wáng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王国。王法。公子王孙。王朝(cháo )。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王公。王侯。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山大王。蜂王。王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 大:王父(祖父)。王母(祖母)。 姓。 王 wàng 古代指统治者谓以仁义取得天下:王天下。王此大邦。 笔画数:4; 部首:王; 笔顺编号:1121 |
上一个:土政策
下一个:三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