迥判
词语 | 迥判 |
---|---|
拼音 | jiǒng pàn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犹迥别。解释二: (一)、犹迥别。 明 瞿式耜 《陈时政急着疏》:“若果实见诸行事,则清明整肃之象自成,而躁竞纷嚣之端自息,是非迥判,情法无畸,平康之理立见于今矣。”《民报·论支那立宪必先以革命》:“此种类不同、血系不属、文化殊絶之二族者,其阶级悬殊,又復若云泥之迥判。” 解释三: 【拼音】jiǒng pàn【注音】ㄐㄩㄥˇ ㄆㄢˋ【条目】迥判【引证解释】犹迥别。 明 瞿式耜 《陈时政急着疏》:“若果实见诸行事,则清明整肃之象自成,而躁竞纷嚣之端自息,是非迥判,情法无畸,平康之理立见于今矣。”《民报·论支那立宪必先以革命》:“此种类不同、血系不属、文化殊绝之二族者,其阶级悬殊,又复若云泥之迥判。” 【迥】字解释: 迥jiǒng 远:迥异(相差很远)。迥然(显然,清清楚楚,如“迥迥不同”)。迥乎。迥殊。迥若两人。 笔画数:8; 部首:辶; 笔顺编号:25251454 【判】字解释: 判pàn 区别,分辨,断定:判明。判辨。判据。判读(利用已知的视觉信息符号来判断新获得的视觉信息的含义)。判断。 分开,截然不同:判然。判若两人。判若鸿沟。 评定:裁判。谈判。判卷子。 司法机关对案件的裁决:判词。判决。判案。 古代官名:通判。判官(中国唐、宋两代辅助地方长官处理公事的人员,传说中借指阎王手下管生死簿的官)。 笔画数:7; 部首:刂; 笔顺编号:4311322 |
上一个:虹蜺
下一个:鹅口白疮